mirror of
https://github.com/Sevichecc/Urara-Blog.git
synced 2025-04-30 13:59:29 +08:00
214 lines
5.6 KiB
Markdown
214 lines
5.6 KiB
Markdown
---
|
||
title: 日常行为心理学
|
||
tags:
|
||
- 设计心理学1
|
||
- 读书笔记
|
||
categories:
|
||
- 设计心理学
|
||
keywords:
|
||
- 设计心理学
|
||
draft: false
|
||
# layout: post
|
||
created: 2021-10-20T16:14:47.371Z
|
||
summary: 《设计心理学 1》第二章——人们如何做事?当事情出错了怎么办?怎么知道要做什么?
|
||
lastmod: 2022-04-16T12:55:05.400Z
|
||
---
|
||
|
||
## 1.人们如何做事:执行与评估的鸿沟
|
||
|
||
当人们使用物品时,会面对两个心理鸿沟:执行的鸿沟、评估的鸿沟
|
||
|
||

|
||
|
||
### 执行的鸿沟:
|
||
|
||
- 试图弄清楚如何操作
|
||
- 当运行正常时,会有可见的要素以消除执行的鸿沟(即是容易看得明白是如何操作的)
|
||
|
||
### 评估的鸿沟:
|
||
|
||
- 试图弄清楚操作的结果
|
||
- 容易弥合(即可以从多方面获得评估的结果?)
|
||
- 评估的过程反映了努力的程度,人们必须对设备的物理状态做出解释,以便确定是否已经达到自己的期望和意图。
|
||
- 当设备以方便的形式提供了它的状态信息,而且容易阐释,符合用户认知系统的方法,那么评估的沟壑就小。
|
||
- 消除评价沟壑的主要的设计元素:反馈、概念模型。
|
||
|
||
### 如何消除这两个心理鸿沟:
|
||
|
||
- 执行的沟壑:意符、约束、映射、概念模型
|
||
- 评价的沟壑:反馈、概念模型
|
||
|
||
## 2.行动的七个阶段
|
||
|
||
### 行动的两个步骤
|
||
|
||
执行动作-> 评估结果(解释)
|
||
|
||
### 七个阶段:
|
||
|
||

|
||
|
||
#### 执行桥 (目标->外部世界)
|
||
|
||
1. 计划
|
||
2. 确认
|
||
3. 执行
|
||
|
||
#### 评估桥(外部世界->目标)
|
||
|
||
4. 对比
|
||
5. 诠释
|
||
6. 感知
|
||
|
||
大部分行动不需要按顺序经历所有阶段,事件行动之间相互影响,可能会有很多行动分支
|
||
|
||
### 行动的分类:
|
||
|
||
- 目标驱动型(目标->)
|
||
- 事件驱动型(外部世界->)
|
||
|
||
> 日常行动中许多是机会主义的行动,没有明确的目标
|
||
|
||
### “根本原因分析”
|
||
|
||
反复思索,追问背后的真实原因,如 5w
|
||
|
||
## 3.人的思想:潜意识主导
|
||
|
||

|
||
|
||
### 潜意识
|
||
|
||
- 人的行为大多数是潜意识的
|
||
- 毫不费力
|
||
- 基于过去的经验
|
||
- 自动迅速进行
|
||
- 偏重规则和结构
|
||
- 无法区分常见与罕见
|
||
- 不能被蓄意操纵
|
||
|
||
### 有意识的思维
|
||
|
||
- 缓慢而吃力
|
||
- 比较、判断、解释
|
||
|
||
### 认知和情感
|
||
|
||
- 认知:提供理解
|
||
- 情感:价值判断
|
||
- 关系:
|
||
- 认知引导情绪,情绪影响认知
|
||
- 协同工作
|
||
|
||
## 4.人的认知和情感
|
||
|
||
三个层次:本能、行为、反思
|
||
|
||
### 本能层
|
||
|
||
- 最基本的处理层、直接的感知
|
||
- 快速的、自发的、潜意识的
|
||
- 对当前状况的反映,不涉及过去
|
||
- 简单评估,不做价值判断
|
||
例如:”悦耳“的声音,“冰冷”的水 (设计美学)
|
||
|
||
### 行为层
|
||
|
||
- 学习能力之本、交互之本,与行动,具体的操作有关
|
||
- 潜意识的
|
||
- 设计:行动应与期望相关联(正价反应、负价反应),方法是建立合理的反馈机制以管理预期。
|
||
|
||
### 反思层
|
||
|
||
- 有意识的认知之本,深度而缓慢的
|
||
- 发展深层理解,推理、判断
|
||
- 所产生的情绪最持久
|
||
- 反思的回忆比现实更重要,反思的情感认知会掩盖行为层和本能层带来的影响。
|
||
|
||
> 高层次的反思认知可以触发低层次的情绪。低层次的情绪会引发更高层次的反思认知。
|
||
|
||
## 5.行动的七个阶段和大脑的三个层次
|
||
|
||

|
||
|
||
### 心流
|
||
|
||
是什么:完全沉浸在行动中的情感
|
||
|
||
会如何:人们会忽略外部时间和空间,有身临其境的感觉
|
||
|
||
特点
|
||
|
||
- 人们热衷于的
|
||
- 需要一定专注力
|
||
- 适当难度
|
||
- 目标清晰
|
||
- 立即反馈
|
||
- 控制感
|
||
- 行动时,忧虑消失
|
||
- 活动时,主观时间感知改变
|
||
|
||
## 6.自说自话
|
||
|
||
人们喜欢为事情建立因果关系
|
||
|
||
### 概念模式
|
||
|
||
- 是一种形式的故事
|
||
- 来源于部分事实和经验,不是完全准确的
|
||
- 当外部信息缺乏时,人们靠想象力辅佐建立概念模型
|
||
|
||
## 7.责备错误之事
|
||
|
||
- 人们习惯为相继发生的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
|
||
- 第一次尝试失败后,人们倾向于重复这个动作(反馈应迅速)
|
||
|
||
### 给用户有保留的预测:
|
||
|
||
- 显示最差的预计情况
|
||
- 最长的预估时间
|
||
|
||
### 习得性无助(自责循环)
|
||
|
||
- 指在多次经历失败后,便认为自己无法做好某事,结果陷入无助的状态。
|
||
- 人们将不再进行尝试。
|
||
|
||
### 积极心理学
|
||
|
||
即一种正面思考的并且自我感觉良好的文化
|
||
|
||
### tips:
|
||
|
||
- 不要责怪用户的错误使用,反思产品问题,提升体验
|
||
- 比“错误处理指南”更重要的是,消除产品本身错误。
|
||
- 直接从帮助和指导信息中纠正问题,不要让用户重新开始。
|
||
- 为用户纠正问题提供应有的帮助。
|
||
|
||
## 8.不当的自责
|
||
|
||
### 自责的原因
|
||
|
||
系统差错被归因为人为差错
|
||
|
||
### 设计师应如何
|
||
|
||
- 错误发生之前:减少不当行为发生的机会->示能、意符、映射、约束等
|
||
- 错误发生时:让人们发现错误并纠正->反馈、概念模型
|
||
|
||
> 人擅长灵活的工作和创造,机器擅长准确的工作。
|
||
|
||
## 9.行动的七个阶段:七个基本设计原则
|
||
|
||

|
||
|
||
### 前馈
|
||
|
||
有助于回答执行类(做)的信息->如何做?
|
||
|
||
### 反馈
|
||
|
||
有助于理解发生了什么的信息->发生了什么?
|
||
|
||
### 设计的七个基本原则
|
||
|
||
可见性、反馈、概念模型、示能、意符、映射、约束
|